close
在那個還有高中聯考的時代,記得國中的時候,舉凡音樂,家政,工藝這類跟升學無關的課,常常都會被 “借” 去做複習考,模擬考或是補課之類『更重要』的用途。所以僅管當時我覺得家政課很有趣,但隨著聯考的逼近,也就越來越難得上得到這種不但實用還很舒壓的課了。

家政課雖然上的不是太多,但我記得有學過鉤毛線這一項。鉤毛線這事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,自有記憶以來,媽媽的一雙巧手不知道用毛線變出來了多少多東西。小至桌上的杯墊(或只是純粹裝飾用)的各色鉤花(有些被壓在玻璃桌墊下展示),沙發頭墊,然後帽子,手套,娃娃鞋,乃至冬天我們身上的毛背心,馬海毛衣(小時候我一直不懂什麼叫馬海,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寫,但媽媽很愛強調這是馬海毛線織的,給我留下了馬海好像很金貴的樣子)(但是,媽啊~馬海毛線好扎人啊,我的毛衣可以不要馬海的嗎?)(好一個不知福嘴臉)就連用剩的,不同色的零碎毛線,媽媽也有本事把它們整合織成一條彩虹圖樣的毛毯,冬天寒流來時加在被子上一起蓋,或者是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時取暖用。

媽媽織毛線前是有預備動作的,要先把一捆捆的毛線先纏成一顆顆毛線球,這樣織的時候才會流暢速度快。我呢?就是媽媽的人肉捲線器,媽媽總叫我平舉伸出雙臂,90度向上彎起(請想像一下我用兩手一起說 “喔~耶!” 的樣子)然後便把毛線一圈圈繞在我手臂上,把要用的毛線繞完之後,再來就是把纏在我手上的那些線再纏成毛線球。媽媽一邊纏她的毛線球,我一邊配合著她的節奏律動(請想像我雙手持方向盤時而左轉時而右轉的樣子)(嚴格的說應該是雙手平行移動在空中畫8字這樣,但我很怕大家想像不出來)(結果講這麼多大家不會還不懂吧?那下次提醒我,我為大家示範)(想不出其他辦法了!黔驢技窮的我..)

冬日的晚上,吃完晚飯後,全家一邊看著電視,我們母女一邊這樣手不停地消磨了不少時光。捲毛線球的時間其實很短暫,大部份的時候都是媽媽在窸窸窣窣的一直織一直織(或一直鉤一直鉤)偶而會停一下算算針腳或思考花樣,然後又繼續恢復作業密密麻麻的織下去。小時候這是我的日常,一直也覺得全天下媽媽應該都長這樣,但等到我真正上家政課碰到毛線和鉤針的那時候,我才發現:媽媽根本是武林高手啊!!雖然媽媽很早就教過我最簡單的鉤針和棒針用法,但真的上課的時候,我勾出來的東西還是很慘不忍睹。我總是鉤得太用力,以至於毛線們都緊緊硬硬地團結在一起,鉤越緊就鉤越慢,完全不似媽媽那樣輕輕鬆鬆順順利利,好像和諧的機器那樣一下鉤出大批又鬆又軟的織物。

有一次家政課作業,我在家鉤來鉤去還是醜得要命,媽媽看不下去了,就把我勾了一半的作業拿去幫著收尾。第二天上課交作業的時候,老師輕輕瞄了一眼,直接說:『這是妳媽幫妳鉤的吧?』我當時在台下覺得老師真厲害,馬上搖旗投降承認沒錯沒錯媽媽有幫忙。然後,老師下一句就對著全班說:『XX(我的名字)的媽媽巧手是出了名的喔(尾音上揚)~~』(咦?怎麼突然覺得有點驕傲)(喔!忘了告訴大家,老師認識我媽媽!!因為我就在我爸教書的國中唸書,每一個老師幾乎都是看著我長大的... 哈哈哈)(但被拆穿我自暴自棄)

媽媽曾經五天鉤好五頂樣式不同的帽子,為了給遠道來訪的親戚(因為一共是五姊妹來著)除去上班和陪吃陪玩的時間,媽媽那幾天到底怎麼完成的呢?(如果是認識小叮噹請介紹一下嘛~)(喔!不!是哆啦A夢~~我才不知道誰是小叮噹!!!)

有一年我生日,那時我人在台北工作,但生日時都會盡量回家跟爸媽一起過(國曆生日通常和朋友男朋友一起,但農曆生日我會回家找爸媽)媽媽知道我要回來,就漏夜織了一頂粉紅色的貝雷帽隔天送我當禮物(貝雷帽如今是我最喜歡的帽子款式,不知道是不是和媽媽給我的這頂有關係)

還有一次,那時我已回到台中上班,和媽媽一起看電視時看到主持人身上的針織小坎肩好好看,便央求媽媽幫我織一件一樣的。媽媽二話不說翻出毛線,讓我挑選完喜歡的顏色後就立馬開織。沒幾天的工夫就織好了我那夢寐以求的小坎肩。(其實那時的媽媽已經輕微失智了,小坎肩的樣式雖然很簡單,但收尾的時候媽媽一直有點想不太起來要怎麼收針,小小的苦惱了一下,但最後還是找到方法完成了女兒交付的使命)

穿著媽媽為我織的小坎肩,除了讓我覺得自己美得冒泡之外,這種跟媽媽撒嬌要東西的幸福感,對我來說,其實才最是萬分珍貴!!

貝雷帽和小坎肩,如今都是我的寶物,現在仍洗得乾乾淨淨好好的收著。若有機會再穿上,也不再會像小時候那樣嫌棄馬海毛衣那樣的不知足了,相反的,我覺得超級驕傲!!因為,媽媽的量身訂製款,可是只有我才有的喔~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